English中文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投稿指南Submission Guide 论坛日程Program 论坛征稿Call For Papers 通知公告Notices 首页Home
外国语言文学 研究生论坛

开始提交

   2020-01-01

论文截稿

   2020-03-15

审稿陆续反馈

   2020-04-30

论坛举办

   2020-05-17

学术心路 | 叶芳芳:面对理论的思辨态度

时间:Publish Time: 2020-05-22 19:03   作者:Author: Manager
 

为增加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论坛组委会邀请部分获奖同学撰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以飨读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同学的分享能成为一束光,照亮你的学术旅程。

本期进行分享的是研究生论坛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叶芳芳

 

我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之后来到北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我曾在外交部工作六年,期间主要承担俄语翻译工作。2018年,我重返校园,重新投身学术研究。之所以选择重回北大,就是因为这里浓厚的人文底蕴、自由开放的学术精神能够让浮躁的人心沉静下来,心无旁骛地享受思辨的愉悦,感受思想的温度。

 

叶芳芳

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文学翻译,研究重心是翻译文本的生成和接受,即考察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相互博弈、影响翻译文本选择和产生的诸种社会政治、文化、诗学力量,揭示在翻译中文学文本如何被阐释、被塑造、被收编,以适应或参与本土文学发展进程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探究文学翻译的本质。

文学翻译研究自然要涉及翻译理论。但是,当我在研读翻译理论之时,我发现许多关于翻译的理论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研究的翻译问题,换言之,那些我们借以观照翻译问题的外国翻译思想和理论在成为汉语文本时,也经历了被阐释、被改编的过程,而我们很可能是在援用业已变异而其变异又被遮蔽的翻译理论,去佐证事实上与这一理论相悖的观点。这是翻译理论的旅行问题,是关于翻译的翻译问题。这也是我此次论文写作的缘起。

我的论文题名是《本雅明翻译思想旅行与关于翻译的翻译Überleben”“FortlebenAfterlife“来世生命”》。Überleben”“Fortleben是本雅明在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中文多译为《译者的任务》)中使用的一组概念。《译者的任务》是本雅明为其译著波德莱尔《巴黎风貌》所作的序言,也是本雅明集中探讨翻译问题的唯一著述。其中Überleben”“Fortleben是本雅明在阐述原作与译作关系时使用的一对语词,是理解和把握本雅明翻译思想的一组重要概念。国内学界对本雅明翻译思想有大量研究,但是多数研究未注意到我在上文所说的翻译思想本身的翻译问题,而且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的绝大多数汉语译本是由英语转译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遭遇的挤压、变形或许又更为严重。因此试图借用翻译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对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中核心概念Überleben”“Fortleben进入中国理论界的路径加以描述,在对二者原文本义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英译、汉译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文本效应,从而发现本雅明翻译思想在跨语言文化旅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

 

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德语原文

在明确论文课题后,我着手对德语原文、英语译文及汉语译文进行对比。这里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是查证汉语译文依何种译本译出,以及确定以哪些英语、汉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我的最终目的是揭示Überleben”“Fortleben到达汉语世界后相对其原文本义是否发生变异,因此对Überleben”“Fortleben在英语中的考察以作为多数汉译本转译依据同时也是权威英译本的左恩译本为主。至于汉译本,我则收集了能够寻找到的全部译本,包括唯一一篇依据德语译出但仅作为期刊论文附件的汉语译文,以期更为全面地呈现Überleben”“Fortleben在汉语中的面貌。

 

左恩英译本

经过对比研究,我发现Überleben”“Fortleben在英语中主要被译为“afterlife”,在汉语中则主要被译为来世/来世生命。论文中我主要借助各语种权威字典对语词语义进行考察,同时结合文本明确其内涵。论文最后的结论是Überleben”“Fortleben均描述原作自身的生命状态,指原作在经历时间磨砺后实现生命的延续原作生命延续基于自身文本价值,这种价值在翻译论域转化为“可译性”使译作诞生,因此原作具有优先地位。英译本的翻译处理不仅赋予原词没有的基督教维度,且通过死亡语义的引入造成原文生命的断裂,进而导致原作生命延续与译作诞生的因果关系倒置。汉译本中的来世/来世生命在将英译本为Überleben”“Fortleben增加的基督教指向置换为佛教指向的同时,使译作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译作不仅决定着原作生命是否能够延续,甚至取代原作存在。

部分汉译本

对我个人来说,此次论文写作的收获不仅仅是发现某篇特定文章、某些特定语词在翻译上的缝隙,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能够提供一个例证,提示我们援用翻译思想和理论以及其他外来理论之时保持审慎,关注其中可能的翻译问题。这是从翻译视角出发看待理论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学术研究而言十分重要的思辨精神。

地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北京大学外文楼
微信公众号:请扫描右侧二维码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会